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—>> 阅读专区

【回顾】儿童文学家王一梅、徐玲谈“阅读与梦想”:阅读需要“饥饿感”与“营养均衡”

    “阅读对于儿童非常重要,童年读的书很可能为他的精神打上底色。”7月6日,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、徐玲做客第四届江苏书展“红沙发论坛”,就“阅读点燃梦想”展开讨论。王一梅建议孩子应多读文字书,这样会有“饥饿感”,徐玲则表示阅读时应注意习惯的养成。

  谈到自己如何走进阅读,王一梅说,小时候很难读到儿童书籍,接触的第一本书是4岁时舅舅从上海图书馆抄下来的世界名著《巴黎圣母院》,由妈妈读给她听,从书里,她第一次了解了世间的美和丑,也爱上了文学。

  “对我而言,孩子是一本本书,教会我成长。”儿童文学作家徐玲同时是一位语文老师,她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讲课时,看到学生刻在桌肚里的一行字:“将来我要做本地人”,徐玲说学生对于尊重平等的渴望深深震撼了她,创作灵感也由此激发,以此为切入点的作品《流动的花朵》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徐玲坦言,自己的梦想就是写作,用作品打动孩子,“通过‘读’孩子,我的写作梦开花结果了!”

  时代在变,孩子的爱好和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。王一梅表示,对书籍“饥饿感”会促使人阅读,但由于电脑以及网络的出现,孩子缺少了这种感觉。在她看来,电子书籍可以适当阅读,但关键要做到“营养均衡”,即以阅读纸质书为主,因为读纸质书最简单、最本质,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。王一梅说,妈妈捧着书阅读的姿态是最温暖的记忆,也是人类最美的姿态,家长应多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。

  徐玲也赞同儿童阅读要保持“营养均衡”的观点,她认为文学名著虽然经典却与时代严重脱节,孩子的阅读应该更贴近现实,同时范围可以更加广泛,历史类、文学类、百科类都可以看。徐玲在“营养均衡”观点中还希望家长把阅读当作孩子的一门技艺来培养,与钢琴、舞蹈等其他特长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,“在家长的引导下,每天读20分钟,坚持几个月,养成了阅读习惯,阅读的效率和理解能力自然会提高。”

  王一梅说,文学是以情感人的,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,好书能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,也就能吸引孩子继续阅读。因此王一梅建议推广阅读工作应从内容着手,用作品为孩子服务,让孩子享用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。

CopyRight@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  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
闽ICP备2023023951号-1  福州一九网络技术支持